肺結核一般在痰液中檢測出結核桿菌時具有傳染性。通常這個階段是在肺結核患者出現症狀後的 2 - 4 周左右開始具有傳染性。當人體感染結核桿菌後,結核桿菌會在體內不斷繁殖。在初期,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嘗試對抗結核桿菌,這個時候結核桿菌數量相對較少,還沒有大量排出到體外,所以傳染性較弱甚至不具有傳染性。隨著病情發展,結核桿菌在肺部大量繁殖,破壞肺部組織,導致患者出現咳嗽、咳痰等症狀,此時痰液中就可能攜帶結核桿菌,通過咳嗽、打噴嚏等方式排出體外,從而具有傳染性。在這個具有傳染性的階段,患者排出的結核桿菌數量較多,傳播風險較大。如果周圍人群免疫力較低,很容易被感染。而且,傳染性的強弱還與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治療情況等有關。病情較重且未得到有效治療的患者,傳染性會持續存在且較強;而經過規範抗結核治療一段時間後,隨著體內結核桿菌數量減少,傳染性也會逐漸降低。日常生活中,對於肺結核患者要做好隔離防護措施。患者盡量佩戴口罩,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居住環境要保持通風良好,定期消毒。同時,患者一定要嚴格按照醫生的治療方案按時服藥,不要自行停藥或減藥,以確保治療效果,降低傳染性,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