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後皮膚一般可能會出現又麻又痛的情況。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在患病過程中,病毒會對身體多個系統產生影響。當累及皮膚相關的神經和血管時,就可能導致皮膚出現異常感覺。病毒引發的免疫反應會使身體釋放多種炎性介質,這些物質會刺激皮膚內的神經末梢,從而讓人感覺到皮膚麻木和疼痛。而且,登革熱可能造成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皮膚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和營養支持,也會加重這種又麻又痛的症狀。不同患者的症狀表現存在差異,並非所有感染登革熱的人都會出現皮膚又麻又痛的情況。病情的嚴重程度、個人體質等因素都會影響症狀的具體呈現。有些患者症狀較輕,可能僅出現輕微的皮膚不適;而病情較重者,皮膚的麻木和疼痛可能會較為明顯,甚至影響日常生活。登革熱康復後,要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讓身體得到充分恢復。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增強身體抵抗力。同時,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皮膚,防止破損引發感染。若皮膚又麻又痛的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相應檢查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