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通常是在退燒後出紅疹。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在患病過程中,人體免疫系統與病毒相互作用。當病情發展到一定階段,體溫逐漸恢復正常,此時身體內部的一些變化會促使紅疹出現。因為在對抗病毒的過程中,身體的血管通透性等發生改變,皮膚組織受到一定影響,進而出現紅疹表現。紅疹一般會在退燒前後出現,形態多樣,可表現為斑丘疹或麻疹樣皮疹等,通常會分布在四肢、軀乾等部位。這些紅疹可能會伴有瘙癢等不適症狀。不過,並非所有登革熱患者都會在退燒後出紅疹,存在個體差異,有些患者可能紅疹症狀不明顯或者不出紅疹。在日常生活中,預防登革熱很重要。要注意做好防蚊滅蚊措施,比如定期清理家中積水,因為積水是蚊蟲滋生的溫床。外出時可使用驅蚊產品,穿著長袖長褲,減少蚊蟲叮咬幾率。若懷疑感染登革熱,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以便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