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酒後10-12小時後可以開車。但這只是一個大致的區間,具體時間會因飲酒量、個人體質等因素而有所不同。酒精進入人體後,會被胃腸道吸收進入血液,然後通過肝臟進行代謝。肝臟中的酶會將酒精逐步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從而排出體外。每個人肝臟代謝酒精的能力存在差異,這就導致了酒精在體內的代謝速度不同。飲酒量越多,體內酒精含量越高,代謝所需的時間也就越長。如果飲酒量較少,比如只喝了一杯啤酒,且個人肝臟代謝能力較強,經過10小時左右,體內的酒精可能就基本代謝完畢,此時開車相對比較安全。但要是飲酒量較大,像喝了幾兩白酒,即便個人體質較好,也至少需要12小時甚至更久才能將酒精代謝完。因為大量酒精進入體內後,肝臟需要更多時間來處理,而且酒精在體內的分布和代謝過程較為複雜,不能簡單地一概而論。在日常生活中,為了確保行車安全,飲酒後盡量不要急於開車。即便感覺自己狀態良好,也不能僅憑主觀判斷就上路。如果對自己體內酒精是否代謝完不確定,最好使用專業的酒精測試儀進行檢測。同時,若身體本身存在一些疾病,或者正在服用某些可能與酒精產生相互作用的藥物,更要謹慎對待酒後開車這件事,必要時咨詢醫生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