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皮疹大小多樣,有斑丘疹、丘疹、皰疹、瘀點、瘀斑等。1. 斑丘疹:大小不一,直徑通常在數毫米至1釐米左右,較為常見。這些斑丘疹可散在分布於身體各處,也可融合成片,顏色多為紅色或暗紅色,壓之褪色,一般不高出皮膚表面或略高出。2. 丘疹:相對較小,直徑多在1 - 3毫米,呈局限性、實質性隆起。質地稍硬,顏色與周圍皮膚有一定差異,可孤立存在,也可群集出現,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3. 皰疹:大小有別,小的如針尖大小,大的可能直徑達數毫米甚至1釐米左右。皰液初期澄清,後期可能變渾濁,皰壁較薄,容易破潰,破潰後可形成糜爛面。4. 瘀點:直徑多在2毫米以下,為皮下出血點,顏色從鮮紅色逐漸變為暗紅色,壓之不褪色,通常提示有血管損傷導致的出血。5. 瘀斑:直徑大於2釐米,是較大面積的皮下出血,表現為皮膚出現片狀的紫紅色或紫黑色斑,邊界可清晰或模糊,消退相對較慢。基孔肯雅熱皮疹表現複雜,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診斷。患病期間要注意皮膚清潔,避免搔抓皮疹以免繼發感染。同時,需遵循醫生的治療方案,按時服藥、休息,密切觀察病情變化,若有異常及時與醫生溝通,以便調整治療措施,促進身體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