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血虛卻月經量大可能是脾氣虛、血熱、血瘀、肝腎陰虛、衝任不固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中藥調理、飲食調整、生活習慣改善等。1. 脾氣虛:多因飲食不節、勞累過度等損傷脾氣,導致脾不統血,出現月經量大。可表現為經血量大,色淡質稀,神疲乏力,面色蒼白等。治療宜健脾益氣,固衝止血,可遵醫囑服用歸脾丸、補中益氣丸、人參健脾丸等。2. 血熱:可由素體陽盛、過食辛辣、情志抑鬱等因素引起。症見經血量多,色深紅或紫紅,質黏稠,口渴心煩等。治療當清熱涼血,固衝止血,可選用宮血寧膠囊、斷血流片、清熱暗瘡膠囊等藥物。3. 血瘀:多因經期產後余血未盡,或情志不暢,氣滯血瘀等所致。表現為經血量多,色紫暗有塊,小腹疼痛拒按等。治療宜活血化瘀,止血調經,可用益母草顆粒、血府逐瘀膠囊、桂枝茯苓膠囊等。4. 肝腎陰虛:多因久病傷陰,或房事不節,耗傷肝腎之陰引起。可見經血量多,色紅,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等。治療應滋補肝腎,固衝止血,可遵醫囑服用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等。5. 衝任不固:多因先天稟賦不足,或多產、房勞等損傷衝任所致。症見經血量多,持續時間長,色淡紅,小腹空墜等。治療宜補腎固衝,止血調經,可選用烏雞白鳳丸、安坤贊育丸、固經丸等。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保證充足的睡眠。飲食上,要注意營養均衡,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同時,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過大。如月經量大的情況持續不緩解或伴有其他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明確診斷,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