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婦腋下長疙瘩,可能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的,如副乳、乳汁淤積、淋巴結腫大、皮膚感染、脂肪瘤等。1. 副乳:在孕期和哺乳期,激素水平變化可能導致副乳增大,表現為腋下疙瘩。這是一種常見的生理現象。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停止哺乳後可能會逐漸縮小。如影響美觀或出現疼痛,可考慮手術切除。2. 乳汁淤積:產後哺乳時,乳汁排出不暢,可能會在乳腺管內積聚,導致腋下出現疙瘩。可通過熱敷、按摩等方法促進乳汁排出,如症狀嚴重,應及時就醫。3. 淋巴結腫大:當身體受到感染時,腋下淋巴結可能會腫大。應查明感染原因,進行抗感染治療,隨著感染的控制,淋巴結會逐漸恢復正常。4. 皮膚感染:腋下皮膚不潔或摩擦等原因可能導致皮膚感染,形成疙瘩。保持腋下皮膚清潔乾燥,局部使用抗生素軟膏,如症狀加重,需及時就醫。5. 脂肪瘤: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可發生在腋下。如脂肪瘤較小,一般無需處理,定期觀察即可。如瘤體較大或影響生活,可手術切除。產婦出現腋下長疙瘩的情況,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後進行相應的治療。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腋下清潔,穿著寬松舒適的衣物,避免擠壓疙瘩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