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缺血性心肌病會出現心臟疼。缺血性心肌病是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等原因,導致心肌長期缺血、缺氧,進而引起心肌細胞變性、壞死、纖維化等病理改變。當心肌缺血時,心肌細胞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和營養物質,就會產生代謝紊亂,釋放一些化學物質,刺激心臟的神經末梢,從而引發疼痛感覺。這種疼痛一般表現為心絞痛,多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等情況下誘發,疼痛部位常位於胸骨後或心前區,可向左肩、左臂等部位放射。在病情發展過程中,隨著心肌缺血的加重和心肌病變的進展,心臟疼的發作可能會更加頻繁、劇烈,持續時間也可能延長。除了典型的心絞痛外,部分患者還可能出現不典型的疼痛症狀,如胸部悶痛、緊縮感等。對於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日常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保持心理平衡等。若出現心臟疼痛等不適症狀,應及時就醫,接受規範的診斷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