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骨折引起下肢肌間血栓是比較嚴重的情況。當骨折發生後,身體會處於一種應激狀態,血液的凝固性會增加。同時,骨折後的肢體活動受限,導致血液流動減緩。這兩個因素共同作用,使得血液在下肢肌間靜脈中容易形成血栓。下肢肌間血栓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血栓脫落。脫落的血栓會隨著血液循環流動,一旦堵塞到肺部的血管,就會引發肺栓塞,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情況,可能會危及生命。即使血栓沒有脫落,也可能會導致下肢的腫脹、疼痛,影響肢體的功能和生活質量。對於骨折引起的下肢肌間血栓,需要及時進行診斷和治療。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如抗凝治療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密切配合醫生,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治療和護理。在日常生活中,骨折患者需要注意保持肢體的適當活動,避免長時間臥床。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肢體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同時,要注意飲食的調整,保持均衡的營養,避免食用過於油膩和高脂肪的食物。如果出現下肢的腫脹、疼痛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告知醫生,以便進行及時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