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肺炎患者不發燒了是病情好轉的表現。肺炎是肺部受到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襲引發的炎症反應。在炎症刺激下,身體的免疫系統會被激活,釋放一些細胞因子等物質,這些物質會影響體溫調節中樞,從而導致發熱。當經過有效的治療後,病原體被逐漸清除,肺部的炎症得到控制,身體的免疫反應不再強烈,體溫調節中樞恢復正常,發熱症狀就會消退。所以,不發燒通常意味著身體對病原體的抵抗取得了一定成效,炎症在減輕。不能僅僅依據是否發燒來判斷肺炎是否完全康復。有些肺炎患者雖然不發燒了,但可能還存在咳嗽、咳痰等症狀,肺部的炎症可能還未完全吸收。比如支原體肺炎,發熱症狀可能消退較快,但咳嗽症狀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在肺炎治療過程中,即使不發燒了,也應按照醫生的要求繼續完成整個療程的治療,定期復查,同時注意休息、加強營養,促進身體的完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