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間盤突出通常是指頸椎間盤的髓核、纖維環等結構出現退變、損傷等情況,導致髓核突出或纖維環破裂,壓迫周圍重要組織,如脊髓、神經根、交感神經等,進而引發一系列症狀的疾病。
頸椎間盤如同一個緩衝墊,位於相鄰頸椎椎體之間,起到減震和維持頸椎穩定性的作用。隨著年齡增長,頸椎間盤會逐漸發生退變,其彈性和韌性下降。同時,長期的不良姿勢,如長時間低頭看手機、伏案工作等,會使頸椎承受過大壓力,加速椎間盤退變。頸部的外傷,如交通事故、運動損傷等,也可能直接導致頸椎間盤突出。
當頸椎間盤突出後,若壓迫到神經根,會引起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無力等症狀;若壓迫脊髓,則可能出現肢體麻木、行走不穩、大小便失禁等嚴重情況;壓迫交感神經時,還可能出現頭暈、視力模糊、心慌等複雜症狀。
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長時間低頭,定時活動頸部,進行適量的頸部鍛鍊,如頸椎操等,以增強頸部肌肉力量,維持頸椎穩定性。睡眠時選擇合適高度和硬度的枕頭,為頸椎提供良好支撐。若出現相關症狀,需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