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發熱期一般持續 3 - 7 天。
登革熱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蟲媒傳染病,病毒侵入人體後,會在體內大量繁殖,刺激免疫系統產生一系列反應,導致體溫調節中樞紊亂,從而引起發熱。發熱的持續時間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比如病毒的毒力、人體自身的免疫力等。如果病毒毒力相對較弱,人體免疫力較好,發熱期可能相對較短;反之,若病毒毒力強,人體免疫系統應對困難,發熱期則可能延長。
在發熱期,患者除了體溫升高外,還可能伴有頭痛、眼眶痛、肌肉和關節痛等症狀,同時可能出現皮疹、出血傾向等。發熱的熱型多樣,可表現為稽留熱、弛張熱等。在此期間,身體處於應激狀態,各個器官功能也會受到一定影響。密切觀察發熱情況以及其他伴隨症狀,對於判斷病情發展和及時治療十分關鍵。
日常生活中,預防登革熱很重要。要注意做好防蚊滅蚊措施,定期清理家中積水,避免蚊蟲滋生。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時,盡量穿著長袖長褲,使用驅蚊產品。若出現發熱等疑似登革熱症狀,應及時就醫,按照醫生的診斷和建議進行治療,切不可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