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血不統攝的病因是甚麼

發佈時間:2025-07-27 08:23:18

血不統攝的病因有脾氣虛弱、久病體虛、勞倦過度、情志失調、外感邪氣等。

1. 脾氣虛弱:脾主統血,若脾氣不足,失去對血液的統攝能力,血液就容易逸出脈外,從而出現各種出血症狀,如便血、尿血、崩漏等。脾氣虛弱多因飲食不節,長期過食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損傷脾胃;或因先天脾胃虛弱,運化功能不足,導致氣血生化無源,脾的統血功能失常。

2. 久病體虛:長期患病,身體正氣不斷消耗,氣血虧虛,臟腑功能衰退。尤其是脾腎兩虛,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脾腎虛弱會影響氣血的生成和運行,導致血液失去正常的統攝,出現血不統攝的情況。

3. 勞倦過度:過度勞累,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會耗傷人體的氣血。長期勞倦,使脾胃功能受損,氣血生化不足,氣的固攝作用減弱,不能統攝血液,血液易溢出脈道。

4. 情志失調:長期的情緒波動,如過度焦慮、抑鬱、憤怒等,會影響臟腑功能。肝郁氣滯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氣不攝血;過度思慮則傷脾,使脾的運化和統血功能失常,引發血不統攝。

5. 外感邪氣:外感溫熱邪氣,或寒邪入裡化熱,灼傷脈絡,迫血妄行,導致血液不循常道而溢出脈外。濕邪等也可阻礙氣血運行,影響脾的統血功能。

日常要注意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合理飲食,均衡營養,避免食用過多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同時,要學會調節情緒,保持心情舒暢。若出現血不統攝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

相關文章
血不統攝的病因是甚麼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