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性心動過緩作為心律失常的症狀,常見於運動員、老年人、睡眠狀態,也可見於顱內壓增高、甲狀腺功能減退、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等情況。
1. 運動員:長期高強度訓練使心臟功能強大,心肌收縮力增強,每次泵出的血液量增多,心臟無需快速跳動就能滿足身體需求,從而出現竇性心動過緩,這是身體適應運動的一種良性表現。
2. 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心臟的傳導系統會逐漸發生退行性改變,竇房結功能也會有所下降,導致心跳頻率降低,容易出現竇性心動過緩。
3. 睡眠狀態:睡眠時人體處於放鬆狀態,迷走神經興奮,會抑制心臟的活動,使心跳減慢,此時出現竇性心動過緩屬於正常生理現象。
4. 顱內壓增高:當顱內壓力升高時,會影響神經系統對心臟的調節,刺激迷走神經,導致心跳減慢,引發竇性心動過緩。
5. 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激素分泌減少,身體代謝速度變慢,心臟的代謝需求也降低,心臟活動減弱,進而出現竇性心動過緩。
6. 病態竇房結綜合徵:竇房結及其周圍組織發生病變,導致竇房結功能障礙,無法正常發放衝動,引起竇性心動過緩。
日常生活中要多關注自身症狀,若出現頭暈、乏力、黑矇等不適及時就醫。保持規律作息、適度運動、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如果是疾病導致的竇性心動過緩,務必嚴格遵醫囑治療,定期復查,以便醫生根據病情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