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髂關節紊亂會引起疼痛、活動受限、下肢放射痛、姿勢異常、局部腫脹等症狀。
1. 疼痛:這是最常見的症狀,多表現為下腰部、臀部及腹股溝區域的疼痛,疼痛性質多樣,可為隱痛、刺痛或脹痛,在長時間站立、行走或勞累後疼痛往往會加重,休息後可稍有緩解。
2. 活動受限:患者的骶髂關節活動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比如彎腰、轉身、抬腿等動作可能會變得困難,嚴重時甚至影響正常的坐立和行走。
3. 下肢放射痛:部分患者會出現下肢放射性疼痛,從臀部沿大腿後側或外側向下放射,類似坐骨神經痛的症狀,這是由於骶髂關節紊亂刺激到周圍神經所致。
4. 姿勢異常:為了減輕疼痛,患者常不自覺地調整身體姿勢,出現骨盆傾斜、脊柱側彎等異常姿勢,長期如此還可能導致肌肉勞損等其他問題。
5. 局部腫脹:少數情況下,骶髂關節周圍可能出現腫脹,皮膚溫度也可能略有升高,這通常意味著局部存在一定程度的炎症反應。
出現上述症狀時,應及時就醫診斷治療。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保持正確的坐姿和站姿,防止加重骶髂關節負擔。同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適當康復鍛鍊,促進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