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發作的症狀有疼痛、步態異常、腫脹、活動受限、足底胼胝體形成等。
1. 疼痛:這是較為常見的症狀,多發生在足底內側、足跟部或小腿部位。長時間站立、行走後疼痛會加劇,休息後可緩解。疼痛性質多樣,如酸痛、脹痛等,嚴重影響患者日常活動。
2. 步態異常:患者行走時為了減輕足部壓力,會不自覺改變步態。可能出現足內翻或外翻,步伐不穩,行走姿勢怪異,長期如此還可能影響到膝關節、髖關節等部位。
3. 腫脹:發作時足部可能出現腫脹現象,尤其是足弓部位較為明顯。這是由於扁平足導致足部結構改變,血液循環不暢,進而引起局部組織液滲出,出現腫脹。
4. 活動受限:足部活動範圍會受到一定限制,比如背伸、跖屈等動作不如正常情況靈活。因為扁平足改變了足部正常力學結構,關節活動受到阻礙。
5. 足底胼胝體形成:由於足底受力不均,某些部位長期受到過度摩擦和壓力,會逐漸形成胼胝體,也就是常說的老繭。通常出現在足底著力點處,質地較硬,會帶來不適。
日常要注意選擇合適的鞋子,提供良好的足弓支撐,避免長時間站立或行走。若症狀嚴重,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積極改善扁平足帶來的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