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腦癱早期症狀包括運動發育遲緩、姿勢異常、肌張力異常、反射異常、餵養困難等。
1. 運動發育遲緩:正常寶寶在特定月齡會達到相應運動里程碑,如3個月左右會抬頭,6個月左右能獨坐,而腦癱寶寶往往達不到這些標準,抬頭、翻身、坐立、爬行、站立、行走等大運動發育明顯落後於同齡人。
2. 姿勢異常:腦癱寶寶常出現異常姿勢,如頭偏向一側、身體扭轉、四肢不對稱姿勢等,在靜止和活動時都可能表現出來,且姿勢僵硬或鬆軟,與正常寶寶自然姿勢有明顯差異。
3. 肌張力異常:可表現為肌張力增高或降低。肌張力增高時,寶寶肢體僵硬,活動時阻力大;肌張力降低時,肢體鬆軟,活動過度,關節活動範圍超出正常。
4. 反射異常:原始反射如擁抱反射、握持反射等消失延遲,或出現一些病理反射,如巴賓斯基徵陽性等,這些異常反射提示神經系統發育可能存在問題。
5. 餵養困難:寶寶可能吸吮無力、吞咽不協調,容易嗆奶,進食緩慢,體重增長不達標,影響營養攝入和身體發育。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密切關注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就醫。若寶寶被診斷為腦癱,需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康復治療,遵循醫生的建議制定個性化康復方案,定期復查評估,爭取最大程度改善寶寶的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