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機會感染的臨床表現多樣,涵蓋肺孢子菌肺炎、隱球菌腦膜炎、巨細胞病毒視網膜炎、卡波西肉瘤、鳥分枝桿菌復合體感染等。
1. 肺孢子菌肺炎:是艾滋病患者常見且嚴重的機會性感染,主要症狀有發熱、乾咳、進行性呼吸困難,活動後加重,嚴重時可出現呼吸衰竭,胸部影像學常顯示雙側瀰漫性間質浸潤影。
2. 隱球菌腦膜炎:起病隱匿,早期症狀為間歇性頭痛,後逐漸加重,伴有惡心、嘔吐、發熱等,還可能出現視力模糊、復視、精神症狀等,腦脊液檢查可發現隱球菌。
3. 巨細胞病毒視網膜炎:初期可出現眼前黑影飄動、視力下降,隨著病情進展,可導致失明,眼底檢查可見視網膜出血、滲出等病變。
4. 卡波西肉瘤:多表現為皮膚或黏膜上的紫紅色或棕紅色結節、斑塊,可單個或多個出現,常見於頭頸部、四肢,也可累及內臟器官。
5. 鳥分枝桿菌復合體感染:可出現發熱、盜汗、體重減輕、腹瀉等全身症狀,還可能有肺部症狀如咳嗽、咳痰、咯血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艾滋病患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均衡飲食,避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減少感染風險。同時,務必嚴格按照醫囑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出現的機會感染等問題,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