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艾滋病患者的口腔有哪些臨床表現

發佈時間:2025-07-20 04:14:31

艾滋病患者口腔常出現白色念珠菌感染、毛狀白斑、卡波西肉瘤、牙周炎、口腔皰疹等臨床表現。

1. 白色念珠菌感染:這是艾滋病患者口腔最常見的表現,多在舌、齶、頰黏膜等部位出現白色或黃色斑點、斑塊,不易擦去,強行擦除後可見紅色創面,患者常有口腔黏膜疼痛、味覺減退等症狀,嚴重時可影響進食。

2. 毛狀白斑:通常發生在舌側緣,表現為白色或灰白色的斑塊,表面呈毛狀,不能被擦去。它與EB病毒感染有關,是艾滋病患者較為特徵性的口腔表現,提示患者免疫功能嚴重受損。

3. 卡波西肉瘤:可在口腔黏膜出現紫紅色或深藍色的斑塊、結節,邊界不清,可單個或多個出現,質地較硬,一般無明顯疼痛,隨著病情進展可增大、破潰。

4. 牙周炎:艾滋病患者的牙周炎症狀往往較為嚴重,表現為牙齦紅腫、出血、疼痛,牙周袋加深,牙齒鬆動,還可能伴有口臭等,常規治療效果欠佳。

5. 口腔皰疹:多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在口腔黏膜、唇部等部位出現成簇的小水皰,水皰易破潰形成潰瘍,疼痛明顯,可反復發作。

艾滋病患者日常要特別注意口腔衛生,保持口腔清潔,使用軟毛牙刷,避免損傷口腔黏膜。同時要嚴格按照醫囑進行抗病毒治療,定期復查,出現口腔問題及時就醫,以便早診斷、早治療,提高生活質量。

相關文章
艾滋病患者的口腔有哪些臨床表現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