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早期皮膚症狀包括皮疹、瘙癢、脂溢性皮炎、口腔黏膜白斑、卡波西肉瘤等。
1. 皮疹:艾滋病早期,部分患者會出現皮疹,多表現為紅色或紅褐色的斑丘疹,大小不一,可散在分布,也可融合成片,常見於面部、頸部、胸部、背部等部位,一般沒有明顯的疼痛或瘙癢感,持續數天至數周可自行消退。
2. 瘙癢:皮膚瘙癢也是較為常見的症狀,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局限於某一部位,瘙癢程度輕重不一,搔抓後可能出現皮膚破損、結痂等表現,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3. 脂溢性皮炎:患者皮膚油脂分泌旺盛,在頭皮、面部、胸部等皮脂腺豐富的區域,會出現紅斑、脫屑等症狀,看起來類似普通的脂溢性皮炎,但可能更為嚴重且難以治癒。
4. 口腔黏膜白斑:多發生在口腔黏膜,如舌部、頰黏膜等部位,表現為白色或灰白色的斑塊,邊界清晰,表面粗糙,一般沒有明顯疼痛,但可能影響患者的口腔功能和美觀。
5. 卡波西肉瘤:相對較為罕見,初期表現為皮膚上出現紅色、紫紅色或藍色的斑疹、丘疹或結節,可逐漸增大、融合,多見於四肢、軀乾等部位,隨著病情進展,可能侵犯其他器官。
艾滋病早期皮膚症狀多樣且不具有特異性,若出現上述症狀,同時有過高危行為,應及時就醫進行艾滋病檢測。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搔抓皮膚以免引起感染。一旦確診艾滋病,需嚴格遵醫囑進行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