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腸梗阻的臨床表現有腹痛、嘔吐、腹脹、停止排氣排便、腹部腫塊等。
1. 腹痛:多表現為陣發性絞痛,疼痛部位多在臍周或下腹部。這是由於腸內容物通過受阻,腸管強烈蠕動試圖克服梗阻所引起,疼痛發作時患者常輾轉不安,疼痛間歇期可有所緩解,但隨著病情進展,間歇期會逐漸縮短。
2. 嘔吐:早期嘔吐多為胃內容物,之後可吐出膽汁樣液體,晚期若梗阻部位較低,嘔吐物可呈糞樣。嘔吐頻率與梗阻部位有關,高位腸梗阻嘔吐頻繁,低位腸梗阻嘔吐出現較晚且次數相對較少。
3. 腹脹:程度與梗阻部位有關,高位腸梗阻腹脹不明顯,低位腸梗阻及麻痹性腸梗阻腹脹顯著,可累及全腹。因為腸管內氣體和液體大量積聚,無法正常排出導致。
4. 停止排氣排便:完全性腸梗阻時,患者多停止肛門排氣排便,但在梗阻早期,尤其是高位腸梗阻,可因梗阻以下腸內尚存的氣體和糞便排出,而出現少量排氣排便情況,易造成假象。
5. 腹部腫塊: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觸及腫塊,多為擴張腸袢或腫瘤本身。腫塊質地、大小不一,表面可光滑或不光滑,活動度也因情況而異。
癌性腸梗阻患者日常要多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飲食上遵循少食多餐原則,選擇易消化、富含營養的食物。同時,務必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和復查,及時反饋身體的不適症狀,以便醫生調整治療方案,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