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介紹小兒急性腹瀉的分型以及各型相應的臨床表現。
一、小兒急性腹瀉的分型:
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小兒急性腹瀉可分為輕型、中型和重型。輕型腹瀉通常由飲食因素或腸道外感染引起;中型腹瀉介於輕型和重型之間;重型腹瀉多由腸道內感染導致。
2.各型臨床表現:
1. 輕型:起病可急可緩,以胃腸道症狀為主,表現為食慾不振,偶有溢乳或嘔吐,大便次數增多,一般每天在 10 次以內,呈黃色或黃綠色,稀糊狀或蛋花湯樣,有酸味,可見白色或黃白色奶瓣和泡沫,無脫水及全身中毒症狀,多在數日內痊癒。
2. 中型:胃腸道症狀較重,腹瀉次數增多,每天 10 余次,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量多,可有少量黏液,食慾低下,常有嘔吐,可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和全身中毒症狀,如精神萎靡、煩躁不安、發熱或體溫不升等。
3. 重型:常急性起病,也可由輕型逐漸加重、轉變而來。胃腸道症狀明顯,腹瀉頻繁,每日大便 10 次至數十次,呈水樣、蛋花湯樣,可混有黏液、膿血,有腥臭味,嘔吐劇烈,可吐出咖啡渣樣物。全身中毒症狀嚴重,如高熱或體溫不升、精神極度萎靡、嗜睡甚至昏迷、驚厥等。同時伴有明顯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鹼平衡失調表現,如眼窩及前囟凹陷、皮膚彈性極差、尿量極少甚至無尿等。
小兒急性腹瀉病情變化較快,家長一旦發現孩子有腹瀉症狀,應及時帶孩子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合理餵養,注意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尿量、大便情況等,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