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介紹先天性白內障的分類情況以及相應症狀表現。
一、先天性白內障的分類:
1. 前極白內障:混濁位於晶狀體前囊膜下,為小圓形白點,多為雙側、靜止性,一般不影響視力。
2. 後極白內障:混濁在晶狀體後囊膜下中央部位,呈盤狀,可伴有後囊膜增厚。對視力影響較大,且隨年齡增長可能加重。
3. 冠狀白內障:晶狀體周邊部皮質深層出現短棒狀、水滴狀混濁,呈花冠狀排列。多為雙側性,靜止性,一般不影響視力。
4. 點狀白內障:晶狀體皮質內出現許多白色、藍色或淡褐色的細小點狀混濁,多為雙側、靜止性,通常不影響視力。
5. 繞核性白內障:又稱板層白內障,是兒童期最常見的類型。混濁位於透明晶狀體核周圍的層間,呈帶狀,其大小和密度不一,對視力有不同程度影響。
6. 全白內障:晶狀體全部混濁,多為雙側性,常合併其他眼部或全身發育異常,嚴重影響視力。
2.先天性白內障的症狀:
主要症狀為視力障礙,不同類型的先天性白內障視力受影響程度不同。部分患兒可能出現斜視,由於視力不好,雙眼視覺功能發育異常,易引發斜視。還可能有眼球震顫,因為視力低下,患兒試圖通過眼球擺動來尋找清晰的視覺圖像。有些患兒會出現畏光症狀,在強光下表現得較為明顯。
先天性白內障若發現應及時就醫,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合適的治療方案。家長要密切關注孩子的視力發育情況,定期帶孩子進行眼部檢查。治療後需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護理和復查,確保孩子的視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