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介紹胃炎的不同種類以及每種類型相應的臨床表現。
一、急性胃炎:常由多種因素引發,如藥物刺激、酒精損傷、嚴重創傷、感染等。起病急驟,臨床表現多樣。多數患者會出現上腹部不適,呈現隱痛或脹痛感。惡心、嘔吐較為常見,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部分病情較重者可能有嘔血症狀,出血量少則表現為大便潛血陽性,出血量大時會出現黑便。還有些患者會伴有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情況。
2.慢性胃炎:病因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自身免疫異常、十二指腸 - 胃反流等。症狀相對不典型,部分患者可無明顯症狀。有症狀者常表現為上腹部飽脹、疼痛,疼痛一般無明顯規律,可為隱痛、脹痛或燒灼樣痛。還可能出現噯氣、反酸、惡心、食慾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狀。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因維生素B₁₂吸收障礙,可能出現貧血相關症狀,如乏力、頭暈等。
3.特殊類型胃炎:例如腐蝕性胃炎,多因誤服強酸、強鹼等腐蝕劑所致,會立刻出現口腔、咽喉、胸骨後及上腹部劇烈疼痛,伴有吞咽困難、惡心、嘔吐,嚴重時可發生休克。巨大肥厚性胃炎,胃黏膜皺襞粗大、肥厚,患者常有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因蛋白質從胃黏膜丟失,可出現低蛋白血症,表現為水腫等。
胃炎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避免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避免濫用可能損傷胃黏膜的藥物。若出現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等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遵醫囑規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