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標題旨在詢問胃潰瘍和胃炎在病症方面存在的不同之處以及各自所表現出的症狀。
一、胃潰瘍和胃炎的區別:
從病因上看,胃潰瘍主要是胃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消化後形成的慢性潰瘍,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等是常見原因;胃炎則多由多種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或慢性炎症,除了幽門螺桿菌感染、藥物因素外,還可能因應激、酒精刺激等引發。在病理表現上,胃潰瘍病變穿透黏膜肌層,達到更深層次;胃炎主要是胃黏膜層的炎症改變,未累及深層結構。胃鏡下,胃潰瘍可見圓形或橢圓形的潰瘍灶,邊界清晰;胃炎表現為胃黏膜的充血、水腫、糜爛等。
2.胃潰瘍和胃炎的症狀:
胃潰瘍典型症狀是慢性、週期性、節律性上腹痛,疼痛多在進食後一段時間出現,然後緩解,比如餐後半小時到一小時疼痛,下次進餐前緩解。還可能伴有反酸、噯氣、惡心、嘔吐等消化不良症狀。胃炎症狀相對不典型,急性胃炎常起病較急,可出現上腹部不適、疼痛,甚至劇烈腹痛,伴有惡心、嘔吐、食慾不振等;慢性胃炎多數患者可無明顯症狀,部分人有上腹部飽脹、隱痛、食慾減退、反酸、惡心等消化不良表現。
無論是胃潰瘍還是胃炎,都要注意保持規律的飲食習慣,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避免服用對胃黏膜有損傷的藥物。若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診斷後遵醫囑規範治療,切不可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