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問題旨在瞭解糖尿病足的分級情況以及各級對應的症狀表現。
一、糖尿病足分級:
糖尿病足通常採用Wagner分級法,共分為0-5級。
0級:存在發生足潰瘍的危險因素,但目前足部皮膚完整,無開放性病灶。
1級:足部皮膚有淺表性潰瘍,尚未累及深部組織,潰瘍可表現為水皰、血皰破潰後形成的創面,或因胼胝體破潰等導致。
2級:潰瘍已累及深部組織,如肌腱、韌帶等,常伴有軟組織感染,但無骨髓炎。此時潰瘍周圍可有紅腫、疼痛等炎症表現。
3級:深部潰瘍伴有骨髓炎,局部有明顯的感染症狀,如紅腫熱痛加劇,可有膿性分泌物滲出,嚴重時可出現發熱等全身症狀。
4級:出現局限性壞疽,部分足趾或足部局部組織發生壞死,可呈乾性壞疽或濕性壞疽,乾性壞疽表現為壞死組織乾燥、變黑;濕性壞疽則伴有明顯的感染、滲出。
5級:全足壞疽,整個足部組織廣泛壞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
糖尿病患者日常要注意足部護理,保持足部清潔、乾燥,選擇合適的鞋襪,避免足部受傷。定期檢查足部,一旦發現皮膚破損、水皰等異常情況及時就醫。嚴格控制血糖、血壓、血脂等指標,遵醫囑規律服藥或進行其他治療,以降低糖尿病足的發生風險,若出現相關症狀應盡早干預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