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瞭解臨床上痔瘡的分類情況以及各類痔瘡所具有的主要症狀。
一、內痔:由黏膜下痔內靜脈叢擴大曲張形成,是在齒線直腸和肛管之間的分界線以上發生的痔。主要症狀為便血,特點是無痛性、間歇性便後出鮮血,輕者大便後紙上帶血,繼而滴血,重者呈噴射狀出血,便血數日後多可自行停止。隨著病情進展,內痔可脫出肛門外,初期可自行回納,後期則需用手推回甚至無法回納。還可能伴有肛門瘙癢,這是由於脫出的內痔刺激直腸黏膜分泌黏液,黏液流出刺激肛周皮膚所致。
2.外痔:由齒狀線遠側皮下靜脈叢的病理性擴張或血栓形成,是在齒線以下發生的痔。主要症狀為疼痛,尤其是在發生血栓或炎症時,疼痛較為劇烈。常有肛門不適,患者可自覺肛門有腫物,尤其在排便後或行走時,這種異物感更為明顯。有時還會出現潮濕不潔,因為外痔可刺激肛門周圍皮膚,導致分泌物增多,引起肛周皮膚瘙癢。
3.混合痔:是內痔和外痔靜脈叢相互吻合,齒線上下的靜脈叢同時曲張而形成,兼具內痔和外痔的症狀。既有內痔的便血、脫出,又有外痔的疼痛、異物感、潮濕瘙癢等表現。
痔瘡患者日常要注意保持大便通暢,避免久坐、久站,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用力排便。飲食上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類等,減少辛辣、油膩食物的攝入。若出現症狀加重或持續不緩解等情況,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診斷和治療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