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介紹肋鎖綜合徵的發病原因和臨床症狀。
一、肋鎖綜合徵的發病原因:
肋鎖綜合徵發病原因主要與解剖結構異常及外部因素相關。從解剖結構看,肋鎖間隙相對狹窄,當第一肋骨或鎖骨存在先天性發育異常,如第一肋骨形態變異、鎖骨骨質增生等,會進一步縮小肋鎖間隙,壓迫穿行其中的神經和血管,引發病症。長期不良姿勢也是重要因素,如長期駝背、肩部過度前傾,會使肋鎖間隙的空間發生改變,增加對神經血管的壓迫風險。頸部及肩部的外傷,如骨折、脫位等,愈合過程中形成的瘢痕組織、骨痂等,可能刺激或壓迫周圍神經血管,導致肋鎖綜合徵的發生。
2.肋鎖綜合徵的臨床症狀:
神經受壓症狀較為常見,患者上肢會出現感覺異常,如麻木、刺痛、燒灼感,尤其在手部和前臂更為明顯,還可能伴有肌肉無力,影響上肢正常的抓握、抬舉等動作。血管受壓症狀方面,會出現上肢血液循環障礙,表現為手臂皮膚發涼、蒼白,嚴重時可出現發紺。患者在活動上肢時,可能會感到手臂沈重、乏力,有時還會出現腫脹。部分患者還會出現疼痛症狀,疼痛部位多在肩部、鎖骨下區域,可為隱痛、脹痛或刺痛,疼痛可向頸部、上肢放射,在長時間保持某種姿勢或上肢活動時,疼痛會加重。
日常要保持良好的姿勢,避免長時間低頭、含胸等不良體態。適當進行頸部、肩部的功能鍛鍊,增強肌肉力量,維持關節穩定性。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規範治療,不可自行盲目處理,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