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狂犬病的病因及症狀相關意圖,旨在清晰闡述引發狂犬病的原因以及患病後會出現的各種表現。
一、狂犬病的病因:
狂犬病由狂犬病病毒引起,主要通過攜帶病毒的動物咬傷、抓傷或破損皮膚、黏膜接觸到患病動物的唾液、分泌物等傳播。常見的傳染源有家犬、貓、蝙蝠等。當病毒進入人體後,會沿著神經組織向中樞神經系統移動,進而引發感染髮病。
2.狂犬病的症狀:
狂犬病的症狀可分為前驅期、興奮期和麻痹期。前驅期時,患者常有低熱、倦怠、頭痛、惡心、全身不適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同時傷口部位會有異常感覺,如刺痛、麻木、蟻走感等。興奮期患者會表現出高度興奮,恐水、怕風是其典型症狀,聽到流水聲、看到水甚至提及水都會引發咽喉肌嚴重痙攣,對風、光、聲等刺激也極為敏感,還會出現多汗、流涎等表現。麻痹期患者肌肉痙攣停止,逐漸進入弛緩性癱瘓,尤以肢體軟癱最為常見,最終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
患病後應及時就醫,配合醫生進行規範治療。治療期間要嚴格遵循醫囑,按時用藥、接受各項檢查。患者需隔離在安靜、避光的環境中,避免各種刺激誘發痙攣發作。家屬要給予患者充分的關懷與照顧,同時做好自身防護,防止被患者抓傷、咬傷而感染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