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早期症狀和感冒症狀可從發熱、乏力、消化道症狀、呼吸道症狀、肝區疼痛等方面區分。
1. 發熱:感冒發熱較為常見,多因病毒或細菌感染引發,體溫可高可低,一般3-5天能恢復正常,還常伴有寒戰。而乙肝早期發熱相對少見,即便發熱體溫通常也不太高,多在37.5℃-38℃左右,可能是肝臟炎症反應引起,持續時間不定。
2. 乏力:感冒乏力往往伴隨全身酸痛,是身體在對抗感染時能量消耗增加所致,隨著病情好轉會逐漸減輕。乙肝早期乏力則更為持久,是由於肝臟功能受損,影響了營養物質代謝和能量生成,患者即使休息後仍感疲倦。
3. 消化道症狀:感冒時消化道症狀通常較輕,可能偶爾出現惡心、食慾不振等。乙肝早期消化道症狀較為突出,常見惡心、嘔吐、厭油膩、腹脹等,因為乙肝病毒影響肝臟正常功能,膽汁分泌和消化酶活性受影響,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4. 呼吸道症狀:感冒以呼吸道症狀為主,如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等,是病毒侵犯呼吸道黏膜引起。乙肝早期一般無明顯呼吸道症狀,若出現多為合併其他呼吸道感染。
5. 肝區疼痛:感冒一般不會出現肝區疼痛。乙肝早期部分患者可能感到肝區隱痛、脹痛或鈍痛,這是肝臟炎症使肝包膜受到刺激所致。
若出現上述症狀難以區分時,不要自行判斷用藥。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如血常規、乙肝兩對半、肝功能等,明確病因。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若確診疾病需嚴格遵醫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