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外痔可通過調整飲食、坐浴、塗抹藥物、適當運動、手術治療等方法應對。
1. 調整飲食:對於孕期外痔患者,調整飲食很關鍵。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穀類,能促進腸道蠕動,防止便秘,減輕排便時對肛門的壓力,從而緩解外痔症狀。因為便秘會使腹壓增加,加重外痔充血腫大。日常可增加菠菜、香蕉、燕麥攝入,避免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局部充血。
2. 坐浴:坐浴能有效改善孕期外痔情況。用溫水或加入適量高錳酸鉀的溫水坐浴,可促進肛門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症和腫脹。溫水能使局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流通,帶走炎性物質。每天早晚各坐浴 15 - 20 分鐘,水溫控制在 40 - 45 攝氏度,注意坐浴盆要清潔衛生。
3. 塗抹藥物:遵醫囑用藥對孕期外痔治療有幫助。如復方角菜酸酯乳膏,能在肛門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減輕摩擦和疼痛;龍珠軟膏,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作用;肛泰軟膏,可涼血止血、清熱解毒。將藥物均勻塗抹於外痔部位,每天 2 - 3 次,能緩解外痔引起的疼痛、瘙癢等症狀。
4. 適當運動:適當運動有助於緩解孕期外痔。孕期進行適量運動,如散步、孕婦瑜伽等,可增強盆底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肛門局部血液淤積。散步每天 30 分鐘左右,孕婦瑜伽選擇適合孕期的動作,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動作,從而減輕外痔症狀。
5. 手術治療:若孕期外痔症狀嚴重,經保守治療無效,可考慮手術治療。但手術有一定風險,可能影響胎兒,需謹慎評估。手術能直接切除外痔組織,快速緩解症狀。一般在孕中期相對穩定時進行,由專業醫生操作,術後密切觀察孕婦和胎兒情況。
孕期出現外痔,要注意日常護理。保持肛門清潔,勤換內褲,避免久坐久站,定期產檢,及時向醫生反饋外痔症狀變化。若症狀加重或出現其他異常,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治療,確保母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