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嗆奶可通過調整餵奶姿勢、控制餵奶速度、及時清理口腔、刺激啼哭咳嗽、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方法來應對。
1. 調整餵奶姿勢:餵奶時將新生兒頭部抬高並保持身體傾斜,這樣能利用重力作用減少奶液反流,降低嗆奶幾率。因為新生兒的胃呈水平位,賁門括約肌發育不完善,容易出現反流,合適的姿勢可避免奶液因反流而嗆入氣管。餵奶時媽媽可將寶寶斜抱在懷裡,讓寶寶頭部略高於身體,用手臂支撐寶寶的背部和頭部,使寶寶身體與地面呈 30° - 45°角。
2. 控制餵奶速度:如果是母乳餵養,媽媽可適當控制乳汁分泌速度,避免乳汁流出過快;若是奶瓶餵養,要選擇合適的奶嘴孔大小。因為乳汁或奶液流速過快,新生兒來不及吞咽就容易嗆奶。母乳餵養時,奶陣來臨時媽媽可用手指輕壓乳暈,減緩乳汁流出;奶瓶餵養要根據寶寶年齡選擇合適奶嘴,如 0 - 3 個月選 S 號奶嘴。
3. 及時清理口腔:一旦發現新生兒嗆奶,要迅速將寶寶臉轉向一側,防止吐出物流入氣管,然後用乾淨的紗布或手帕纏在手指上,輕輕清理寶寶口腔和鼻腔內的奶液。這樣能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奶液堵塞氣道引發窒息。清理時動作要輕柔,先清理口腔內明顯的奶液,再清理鼻腔,注意不要損傷寶寶的口腔和鼻腔黏膜。
4. 刺激啼哭咳嗽:當寶寶嗆奶較輕時,可輕輕拍打寶寶背部,刺激其啼哭或咳嗽,通過自身的咳嗽反射將嗆入氣道的奶液咳出。咳嗽是人體的一種保護性反射,能幫助排出呼吸道內的異物。拍打時將寶寶趴在手臂上,頭部略低,用空心掌從寶寶背部下方向上輕輕拍打,力度適中。
5. 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若寶寶嗆奶嚴重,出現面色青紫、呼吸困難等情況,應立即採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者將寶寶面朝下,放在手臂上,用手支撐寶寶的頭部和頸部,另一隻手的掌根在寶寶兩肩胛骨之間快速有力地拍擊 5 次;然後將寶寶翻正,在兩乳頭連線中點,用兩手指快速按壓 5 次,重復操作,直到異物排出。該方法能通過衝擊腹部和胸部,產生氣流將氣道內的異物衝出。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多留意新生兒的狀態,餵奶時要專注,避免逗弄寶寶。餵奶後可適當竪抱寶寶,輕拍背部幫助排出胃內空氣。若寶寶嗆奶情況頻繁或出現異常症狀,需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檢查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