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臍疝可通過觀察等待、壓迫療法、膠布粘貼法、中藥敷臍、手術治療等方法處理。
1. 觀察等待:新生兒臍疝大多可在 1 歲內隨著腹肌發育逐漸自行愈合。因為新生兒腹肌在生長髮育過程中會不斷增強,臍部的缺損有機會自然閉合。對於大多數症狀較輕、疝環較小的新生兒臍疝,只需定期觀察,看臍疝大小變化等情況,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等待其自行恢復即可。
2. 壓迫療法:使用硬幣或紗布包裹的硬物壓迫在臍疝部位。由於新生兒臍疝是臍部存在薄弱區域導致腹腔內容物突出,通過適當壓迫,能阻止腹腔內容物繼續突出,促使臍部組織在相對穩定的狀態下生長修復,減少疝內容物進出對臍部薄弱處的刺激,利於臍部愈合。操作時要注意力度適中,避免損傷新生兒嬌嫩皮膚。
3. 膠布粘貼法:將膠布貼在臍部兩側皮膚,使臍部皮膚向中間靠攏。這種方法能對臍部起到一定的牽拉作用,縮小臍疝的疝環,為臍部組織的修復創造有利條件。同時,能減少腹腔內容物突出的空間,促進臍部愈合。使用時要選擇合適的膠布,注意觀察新生兒皮膚有無過敏等不良反應,需定期更換膠布。
4. 中藥敷臍:遵醫囑用藥,如使用丁香散臍貼、肉桂粉糊劑、吳茱萸膏劑等。中醫認為,通過臍部給藥可調節臟腑功能,促進氣血運行。這些中藥敷在臍部,能起到溫通經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的作用,改善臍部組織的營養供應,增強臍部組織的修復能力,從而有助於新生兒臍疝的恢復。
5. 手術治療:對於少數 2 歲後仍未自愈、疝環較大或發生嵌頓等情況的新生兒臍疝,需考慮手術治療。手術能直接修復臍部的薄弱區域,將疝環縫合關閉,從根本上解決腹腔內容物突出的問題,使臍部恢復正常結構和功能。手術有一定風險,需由專業醫生評估並操作。
日常要注意保持新生兒臍部清潔乾燥,避免哭鬧、咳嗽等增加腹壓的情況,以免加重臍疝。要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帶新生兒復查,瞭解臍疝恢復情況,若有異常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