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炎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物理治療、藥物治療、中醫治療、手術治療等方法應對。
1. 生活方式調整:對於膝關節炎患者,生活方式的調整十分關鍵。體重超標會增加膝關節負擔,加重磨損與炎症,所以肥胖患者需合理飲食、適度運動來減輕體重。日常要避免長時間站立、行走及頻繁上下樓梯等加重膝關節壓力的動作,多休息並適當抬高下肢促進血液回流。選擇合適的鞋子,如鞋底有良好緩衝功能的運動鞋,能減少行走時對膝關節的衝擊力,從而緩解膝關節炎帶來的不適,有助於控制病情發展。
2. 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對膝關節炎有積極作用。熱敷可使膝關節局部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為受損組織帶來更多營養物質,促進炎症因子吸收,減輕疼痛與腫脹。按摩能放鬆膝關節周圍緊張的肌肉,改善肌肉痙攣狀態,降低肌肉對關節的異常牽拉,同時促進關節滑液的分泌,增強關節的潤滑度,提高關節靈活性,減輕膝關節炎患者的症狀。
3. 藥物治療:遵醫囑用藥是治療膝關節炎的重要手段。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能抑制體內炎症介質的產生,減輕膝關節的炎症反應,緩解疼痛與腫脹。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可促進軟骨細胞合成蛋白多糖,補充軟骨基質,延緩軟骨退變,對膝關節炎軟骨損傷有修復作用。玻璃酸鈉注射液通過關節腔內注射,能增加關節液的黏稠性和潤滑功能,減少關節軟骨間的摩擦,改善關節功能,減輕膝關節炎患者的痛苦。
4. 中醫治療:中醫治療膝關節炎有獨特優勢。針灸通過刺激膝關節周圍穴位,如足三里、血海、陽陵泉等,可調節經絡氣血運行,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改善膝關節局部的氣血瘀滯狀態,從而緩解疼痛與不適。中藥熏蒸利用中藥蒸汽的溫熱和藥力作用,使藥物透過皮膚滲透到膝關節組織,發揮溫通經絡、散寒止痛、消腫化瘀的功效,減輕膝關節炎症狀。
5. 手術治療:當膝關節炎發展到嚴重階段,其他治療方法效果不佳時,手術治療是必要選擇。關節鏡手術可通過微小切口插入關節鏡,直接觀察膝關節內部結構,清理關節內的炎性組織、游離體等,修復受損的半月板和軟骨,改善關節功能。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則適用於膝關節嚴重畸形、疼痛劇烈且功能嚴重受限的患者,通過植入人工關節假體,替代受損的膝關節,恢復關節的正常形態和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膝關節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膝關節保暖,避免受寒加重症狀。運動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如游泳、騎自行車等對膝關節壓力較小的運動。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治療和康復訓練,定期復查,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更好地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