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滑膜炎腫大可通過休息、物理治療、藥物治療、抽取積液、手術治療等方法來應對。
1. 休息:膝蓋滑膜炎腫大時,充分休息至關重要。患病後,滑膜因炎症刺激而產生大量積液,導致關節腫大。過度活動會加重滑膜的摩擦與損傷,使炎症進一步加劇。此時讓膝蓋得到充分休息,能減少對受損滑膜的刺激,降低滑膜的分泌活動,有助於減輕關節內的壓力,緩解腫大症狀。患者應盡量避免長時間行走、站立以及上下樓梯等加重膝蓋負擔的活動,盡可能多找機會坐下或躺下休息,給膝蓋創造一個良好的恢復環境。
2. 物理治療:熱敷、按摩等物理治療手段對膝蓋滑膜炎腫大有積極作用。熱敷能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加快炎性物質的吸收和代謝,減輕炎症對滑膜的刺激,從而緩解腫大。按摩則可以通過手法刺激,改善關節周圍的肌肉緊張狀態,調整關節的力學平衡,促進關節內積液的吸收,減輕關節壓力。比如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在膝蓋部位,每次15 - 20分鐘,每天3 - 4次;按摩時由專業人員輕柔地對膝蓋周圍肌肉進行按揉、拿捏等操作。
3. 藥物治療:遵醫囑用藥是緩解膝蓋滑膜炎腫大的常用方法。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能抑制體內的炎症介質生成,減輕滑膜的炎症反應,緩解疼痛與腫大;氨基葡萄糖片可以促進關節軟骨的修復和再生,改善關節功能,減少因軟骨磨損對滑膜的刺激;滑膜炎顆粒能活血化瘀、清熱利濕,促進關節內積液的吸收。患者需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按量服用這些藥物,以確保治療效果。
4. 抽取積液:當膝蓋滑膜炎腫大嚴重,關節內積液過多時,抽取積液是一種有效的緩解方法。過多的積液會增加關節內的壓力,進一步加重滑膜的損傷和炎症。通過專業的穿刺技術將積液抽出,能迅速降低關節內壓力,減輕患者的疼痛和腫脹感。同時,在抽取積液後,還可根據情況向關節腔內注射藥物,如玻璃酸鈉注射液,以起到潤滑關節、保護滑膜的作用,促進病情恢復。
5. 手術治療:對於保守治療無效的膝蓋滑膜炎腫大患者,手術治療是最後的選擇。長期的炎症刺激可能導致滑膜增生、肥厚,影響關節的正常功能。手術可以切除病變的滑膜組織,清除關節內的炎性物質和增生的組織,解除對關節的壓迫,恢復關節的正常結構和功能。但手術存在一定風險,術後也需要一段時間的康復訓練,患者需在醫生的綜合評估下謹慎選擇。
膝蓋滑膜炎腫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膝蓋保暖,避免受寒加重病情。減少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防止膝蓋再次受傷。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及時瞭解病情的恢復情況,以便調整治療方案,爭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