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強鹼氣體後可通過迅速脫離現場、保持呼吸道通暢、藥物治療、眼部處理、手術治療等方法應對。
1. 迅速脫離現場:立即將患者轉移至空氣新鮮、通風良好的空曠地帶,遠離強鹼氣體的污染源。這樣能避免患者繼續吸入有害氣體,減少強鹼氣體對呼吸道及肺部的進一步損傷,防止病情加重。讓患者呼吸到正常的空氣,有助於改善缺氧狀態,為後續治療爭取時間。
2. 保持呼吸道通暢:幫助患者解開衣領、腰帶等束縛物,使其呼吸不受限制。若患者有痰液等堵塞氣道,要及時清理。必要時進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等操作。因為強鹼氣體吸入後可能導致呼吸道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多,保持通暢能確保氣體順利進出肺部,維持正常的氣體交換,避免因氣道梗阻而引發窒息等嚴重後果。
3. 藥物治療:遵醫囑使用布地奈德混懸液霧化吸入,可減輕呼吸道炎症反應;口服氨溴索片,能稀釋痰液,促進痰液排出;靜脈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起到抗炎、抗過敏的作用。這些藥物從不同方面對吸入強鹼氣體造成的呼吸道損傷進行治療,緩解症狀,促進恢復。
4. 眼部處理:若眼部也接觸到強鹼氣體,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眼部,持續沖洗 15 - 30 分鐘。之後遵醫囑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預防眼部感染,塗抹紅霉素眼膏保護眼表。眼部黏膜較為脆弱,強鹼氣體易造成損傷,及時沖洗和用藥可降低眼部感染風險,保護視力。
5. 手術治療:對於病情嚴重,出現嚴重的呼吸道梗阻、肺部嚴重損傷等情況,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氣管切開術能建立有效氣道,改善通氣;肺部手術則針對肺部不可逆損傷進行修復或切除病變組織等。手術是在其他保守治療方法效果不佳時的重要手段,以輓救患者生命。
吸入強鹼氣體後要及時採取正確措施。後續需注意休息,避免劇烈運動,飲食上多攝入富含營養且易消化的食物,促進身體恢復。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潛在問題並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