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服非洛地平緩釋片可通過催吐、洗胃、導瀉、監測生命體徵、使用解毒藥物等方法處理。
1. 催吐:誤服非洛地平緩釋片後,若時間較短,可通過刺激咽喉部進行催吐,促使藥物排出體外。因為催吐能在藥物還未大量吸收前,直接減少進入胃腸道的藥物量,降低藥物進一步吸收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的風險。可使用乾淨的手指或筷子等物品輕觸咽喉後壁,引發嘔吐反射,盡量將胃內未消化的藥物吐出。
2. 洗胃:若誤服劑量較大或催吐效果不佳,需盡快進行洗胃。洗胃能更徹底地清除胃內殘留的非洛地平緩釋片,避免其持續被吸收。一般在醫院通過專業設備,經口腔插入胃管,用適量的洗胃液反復沖洗胃部,將胃內的藥物及胃內容物清洗出來,減少藥物在體內的吸收量。
3. 導瀉:給予導瀉藥物可加速腸道蠕動,使進入腸道的非洛地平緩釋片盡快排出體外。遵醫囑使用硫酸鎂溶液、乳果糖口服液、酚酞片等,這些藥物能改變腸道的滲透壓或刺激腸道黏膜,促進腸道內容物的排出,降低藥物在腸道的吸收幾率,減輕藥物對身體的損害。
4. 監測生命體徵:密切監測患者的血壓、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徵。非洛地平緩釋片是降壓藥,誤服後可能導致血壓過度下降、心率異常等情況。持續監測生命體徵能及時發現異常變化,以便醫生根據具體情況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5. 使用解毒藥物:在醫生評估後,可能會根據情況使用解毒藥物。遵醫囑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維生素 C 注射液、納洛酮注射液等,這些藥物可以通過不同機制來減輕非洛地平緩釋片對身體的毒性作用,促進藥物代謝或拮抗藥物的不良反應,幫助患者盡快恢復健康。
誤服非洛地平緩釋片後應立即採取措施,並及時就醫。在日常生活中,要妥善保管藥品,放在兒童不易接觸的地方,避免誤服。同時,用藥前要仔細閱讀說明書,嚴格按照醫囑用藥,確保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