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打了疫苗的狗咬傷後可通過及時沖洗傷口、消毒處理、接種狂犬疫苗、注射免疫球蛋白、必要時手術治療等方法應對。
1. 及時沖洗傷口:被打了疫苗的狗咬傷後,應立即用流動的肥皂水和清水交替沖洗傷口至少 15 分鐘。因為狗的口腔中可能攜帶多種病菌,及時沖洗能最大程度地減少傷口處的細菌、病毒等病原體數量,降低感染狂犬病等疾病的風險。狂犬病病毒可通過破損皮膚進入人體,大量沖洗能衝掉部分病毒,減少其侵入機體的機會。
2. 消毒處理:沖洗完傷口後,用碘伏等消毒劑對傷口進行消毒。碘伏具有廣譜殺菌作用,能有效殺滅傷口表面殘留的細菌、病毒等微生物,進一步降低感染幾率。對於被狗咬傷的傷口,消毒可以防止傷口被外界病菌污染,避免傷口感染髮炎,為後續治療創造良好條件。
3. 接種狂犬疫苗:遵醫囑接種狂犬疫苗,如凍乾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 細胞、人用狂犬病疫苗地鼠腎細胞、凍乾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體細胞。狂犬病是一種致死率幾乎 100%的疾病,即使狗接種過疫苗,也不能完全排除其攜帶狂犬病病毒的可能。接種狂犬疫苗後,人體免疫系統會產生針對狂犬病病毒的抗體,當病毒侵入人體時,抗體可以中和病毒,阻止病毒在體內擴散,從而預防狂犬病的發生。
4. 注射免疫球蛋白:對於一些咬傷嚴重的情況,需遵醫囑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如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可以直接在傷口周圍浸潤注射,能夠在疫苗刺激機體產生足夠抗體之前,為機體提供即時的被動免疫保護,中和傷口部位殘留的狂犬病病毒,增強對狂犬病病毒的抵抗能力,降低發病風險。
5. 必要時手術治療:若狗咬傷導致傷口嚴重,如出現大面積撕裂傷、深部組織損傷等情況,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手術可以對受損的組織進行清創、縫合等處理,促進傷口愈合,減少併發症的發生。通過手術修復受損的肌肉、血管、神經等組織,有助於恢復肢體的正常功能,避免因傷口處理不當導致感染加重或功能障礙等嚴重後果。
被狗咬傷後要重視後續處理,嚴格按照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護理。治療期間要注意休息,保持傷口清潔乾燥,避免劇烈運動和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要密切關注自身身體狀況,若出現異常症狀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