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側基底部骨折通常可通過保守治療中的固定制動、藥物輔助,物理治療中的熱敷、按摩,以及手術治療等方法來處理等。
1. 固定制動:對於背側基底部骨折,固定制動是基礎且重要的措施。通過使用石膏、支具等對骨折部位進行固定,能限制骨折斷端的活動,避免其在愈合過程中發生移位,為骨折愈合創造穩定的環境。比如手腕背側基底部骨折,使用石膏固定後,可防止骨折處因日常活動而再次錯位,有利於骨折部位的正常愈合。一般固定時間需根據骨折愈合情況而定,多在4 - 6周左右。
2. 藥物輔助:遵醫囑用藥能促進背側基底部骨折恢復。如傷科接骨片,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壯骨的功效,可加快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環,促進淤血吸收,利於骨折愈合;骨肽片能調節骨代謝,刺激成骨細胞增殖,促進新骨形成;仙靈骨葆膠囊能滋補肝腎,接骨續筋,增強骨骼的修復能力。這些藥物按療程服用,能從不同方面助力背側基底部骨折的康復。
3. 熱敷:熱敷可改善背側基底部骨折局部狀況。通過熱傳遞,使局部血管擴張,增加血液循環,為骨折部位帶來更多的營養物質和氧氣,加快代謝廢物排出。例如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在骨折部位,每次15 - 20分鐘,每天3 - 4次,能緩解局部疼痛和腫脹,減輕患者不適,促進骨折愈合進程。
4. 按摩:適當按摩對背側基底部骨折恢復有益。按摩可放鬆骨折周圍緊張的肌肉,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環,減少肌肉粘連的發生。按摩時手法要輕柔,從骨折部位周圍開始,逐漸向遠處按摩,每次按摩時間約20分鐘,每周2 - 3次。能促進局部氣血運行,幫助骨折部位更好地恢復功能。
5. 手術治療:當背側基底部骨折情況較為嚴重,如骨折斷端移位明顯、保守治療效果不佳時,需進行手術治療。手術通過切開復位內固定等方式,精准地將骨折斷端復位並固定,使用鋼板、螺釘等內固定材料,使骨折部位恢復正常的解剖結構,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條件。術後需配合康復訓練,以促進功能恢復。
在背側基底部骨折治療及恢復期間,要注意休息,避免骨折部位過度用力和再次受傷。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鈣等營養物質的食物,如牛奶、雞蛋、魚肉等,以促進骨折愈合。同時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定期復查,瞭解骨折愈合情況,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