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完肩膀酸可能是運動強度過大、姿勢不正確、肩部肌肉拉傷、肩部著涼、肩周炎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適當休息、糾正姿勢、物理治療、保暖、康復訓練等。
1. 運動強度過大:運動強度超出身體負荷,肩部肌肉持續緊張收縮,代謝產生的乳酸堆積,就會導致肩膀酸痛。此時應適當休息,讓肌肉放鬆恢復,可對酸痛部位進行輕柔按摩,促進血液循環,加快乳酸代謝,也可進行熱敷,如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在肩膀處,每次15 - 20分鐘,每天3 - 4次,幫助緩解酸痛。
2. 姿勢不正確:運動時姿勢錯誤,使肩部承受異常壓力,易引發酸痛。要及時糾正錯誤姿勢,在運動前充分瞭解正確動作要領,可通過觀看專業教學視頻或向教練請教。運動過程中時刻留意姿勢是否正確,若條件允許,可請他人幫忙監督。同時進行一些簡單的肩部伸展運動,幫助放鬆肌肉。
3. 肩部肌肉拉傷:運動中突然的劇烈動作可能導致肩部肌肉拉傷,引起疼痛。拉傷初期應進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拉傷部位,每次15 - 20分鐘,每天3 - 4次,減輕腫脹和疼痛。48小時後改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和恢復。遵醫囑用藥,如雲南白藥膏、活血止痛膠囊、三七片,幫助緩解疼痛和促進拉傷修復。
4. 肩部著涼:運動後身體發熱,肩部若未做好保暖,受冷空氣侵襲,會使局部血管收縮,影響血液循環,導致酸痛。要注意肩部保暖,運動後及時穿上衣物,避免肩部直接吹冷風。可進行熱敷,也可通過紅外線照射等物理治療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酸痛症狀。
5. 肩周炎:本身患有肩周炎,運動後可能加重炎症反應,引起肩膀酸痛。可進行康復訓練,如爬牆運動、划圈運動等,逐漸增加肩部活動範圍。疼痛嚴重時,遵醫囑用藥,如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洛索洛芬鈉片,減輕炎症和疼痛。同時可配合針灸、推拿等中醫療法輔助治療。
運動後出現肩膀酸要重視,及時找到原因並採取相應措施。日常運動要做好熱身和拉伸,控制運動強度和時間,保持正確姿勢,避免再次出現類似情況。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