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寶寶耳朵流膿可能是外耳道進水、耵聹堵塞、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清潔耳道、取出耵聹、藥物治療等。
1. 外耳道進水:寶寶洗澡、游泳時若有水進入外耳道且未及時排出,水分積聚易滋生細菌引發感染導致耳朵流膿。平時給寶寶洗澡要注意保護耳部,避免水進入。若已進水,可將寶寶頭偏向患側,讓水自然流出,或用乾淨棉簽輕輕擦拭外耳道,但不要深入。
2. 耵聹堵塞:耵聹腺分泌的耵聹過多且未及時清理,堵塞外耳道,時間久了可能引發炎症出現流膿。可帶寶寶到醫院,由醫生使用專業工具如耵聹鈎、鑷子等將耵聹取出。
3. 外耳道炎:細菌、真菌感染外耳道可引起炎症,導致耳朵流膿。遵醫囑使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硼酸酒精滴耳液、鹽酸洛美沙星滴耳液進行治療,同時要保持外耳道清潔乾燥。
4. 中耳炎:多因上呼吸道感染蔓延至中耳引起,炎症刺激導致中耳積液、流膿。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顆粒、頭孢克肟顆粒、阿奇霉素乾混懸劑,配合使用麻黃鹼滴鼻液改善咽鼓管通氣引流。
5. 鼓膜穿孔:外傷或中耳炎嚴重時可導致鼓膜穿孔,出現耳朵流膿。要避免污水進入耳朵,遵醫囑使用過氧化氫溶液清洗外耳道膿液,然後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必要時可能需手術修復鼓膜。
日常要注意保護寶寶的耳朵,避免耳部受傷,減少上呼吸道感染的發生。一旦發現寶寶耳朵有異常,應及時就醫,嚴格遵醫囑治療,不要自行用藥或處理,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