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骨折後能行走的時間因人而異,一般來說,非手術治療的患者通常在 6 - 12 周左右可以嘗試行走,手術治療的患者大多在 3 - 6 周左右能逐漸開始負重行走。
膝蓋骨折後能否行走取決於骨折的愈合情況。骨折發生後,身體會啓動自我修復機制,在骨折部位形成血腫,隨後逐漸機化,形成纖維性骨痂,再進一步轉化為骨性骨痂。只有當骨痂足夠堅固,能夠承受身體重量時,才具備行走的條件。非手術治療主要依靠石膏或支具固定,骨折愈合相對較慢;而手術治療通過內固定等方式能更好地復位和穩定骨折斷端,有利於骨折更快愈合,所以能更早開始行走。
不同類型的膝蓋骨折對行走時間也有影響。如果是簡單的裂縫骨折,骨折斷端相對穩定,愈合速度會快一些,行走時間可能較早;若是粉碎性骨折,骨折塊較多且移位明顯,愈合難度較大,所需時間就會更長。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等因素也不容忽視。年輕人身體機能好,新陳代謝快,骨折愈合速度相對老年人要快,能更早恢復行走。
在恢復過程中,患者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康復訓練和休息。不要過早嘗試行走,以免影響骨折愈合甚至導致二次損傷。同時,要注意營養的補充,多攝入富含蛋白質、鈣等營養物質的食物,促進骨折愈合。定期到醫院復查,根據醫生的建議調整康復計劃,以確保能順利恢復正常行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