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貼膏藥間隔時間在 12 - 48 小時用第二貼。
不同類型的膏藥,其有效成分的釋放速度和作用時間不同。中藥成分複雜的傳統膏藥,藥物釋放相對緩慢,作用時間持久,間隔時間會長一些;而西藥成分的膏藥,藥物釋放較快,間隔時間可能短一點。同時,皮膚對膏藥的耐受程度因人而異。皮膚敏感的人,長時間貼敷可能引起皮膚不適,間隔時間宜長;皮膚耐受性好的人,間隔時間可適當縮短。
若是用於緩解急性疼痛,如跌打損傷引起的疼痛,膏藥更換間隔時間可能短些,12 - 24 小時左右就可貼第二貼。因為急性疼痛需要及時控制,較短的間隔能保證藥物持續作用,減輕疼痛症狀。若是用於慢性疾病的調理,像風濕性關節炎等,間隔時間通常在 24 - 48 小時。慢性疾病病程長,不需要過於頻繁更換膏藥,適當延長間隔時間,既能讓皮膚有休息恢復的時間,又能維持藥物的療效。
在使用膏藥過程中,要多留意皮膚狀況。如果出現發紅、瘙癢、刺痛等不適,應立即停止貼敷,並咨詢醫生。而且,膏藥的使用方法和間隔時間可能因具體病情和個體差異有所不同,所以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以確保安全有效地發揮膏藥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