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積腦梗死的危險期一般在 1 - 2 周。
大面積腦梗死發生後,腦部會出現明顯的缺血缺氧情況,導致大量腦細胞受損、死亡。在這個階段,腦組織會出現腫脹,也就是腦水腫。隨著時間推移,腦水腫會逐漸加重,對周圍正常腦組織產生壓迫,影響腦部的血液循環和神經功能,進而引發一系列嚴重的併發症,使得患者處於危險狀態。
在發病後的 1 - 3 天,腦水腫開始逐漸形成,此時患者的症狀可能會逐漸加重,比如原本較輕的肢體無力可能會發展為完全不能活動,意識狀態也可能從清醒轉為嗜睡甚至昏迷。3 - 7 天,腦水腫達到高峰期,顱內壓力顯著升高,容易導致腦疝形成,這是非常危險的情況,可直接危及生命。7 - 14 天,腦水腫開始逐漸消退,患者的病情相對趨於穩定,但依然存在一定風險,比如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等併發症可能會在這個階段出現。
在患者度過危險期後,日常也需要格外注意。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上遵循低鹽低脂原則,多吃蔬菜、水果,保證營養均衡。適度進行康復鍛鍊,在專業康復師指導下逐步恢復肢體功能和語言功能等。同時,一定要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按時服藥,定期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調整治療方案,降低再次發生腦梗死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