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容易口乾咽燥與氣候乾燥、人體生理變化、飲食不當、疾病因素等有關。
1. 氣候乾燥:秋季相較於夏季,降水明顯減少,空氣濕度大幅降低。乾燥的空氣會不斷帶走人體呼吸道和口腔內的水分,使得口腔、咽喉黏膜處於缺水狀態,進而引發口乾咽燥的感覺。而且秋風瑟瑟,加速了水分的蒸發,加重了這種乾燥感。
2. 人體生理變化:秋天外界環境溫度降低,人體新陳代謝速度減緩,血液循環也相對變慢。為了適應這種變化,身體會自動調節,減少體表水分的散髮,使得體內水分分配發生改變,口腔、咽喉部位的水分供應相對不足,從而出現口乾咽燥。
3. 飲食不當:秋季的飲食習慣若沒有及時調整,過多食用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會加重體內的燥熱,消耗陰液,導致津液虧損,引起口乾咽燥。比如常吃辣椒、油炸食品等,易使咽喉和口腔黏膜受刺激,水分流失加快。
4. 疾病因素:一些疾病在秋季也容易誘發口乾咽燥症狀。像感冒、咽炎、鼻炎等呼吸道疾病,會導致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腫,影響正常的分泌功能,減少唾液和黏液分泌,造成口乾咽燥。另外,糖尿病患者在秋季血糖波動時,也會出現多飲、多食、多尿及口乾症狀。
日常要注意及時補充水分,多吃新鮮蔬果,保持室內適宜的濕度和溫度。若口乾咽燥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檢查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