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出現小肉疙瘩可能是由軟纖維瘤、絲狀疣、皮脂腺囊腫、脂肪瘤、淋巴結腫大等情況引起。
1. 軟纖維瘤:也叫皮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良性腫瘤,通常表現為帶蒂的、柔軟的小肉疙瘩,顏色多與皮膚相近或略深,大小從幾毫米到幾釐米不等。一般沒有明顯症狀,多是在不經意間發現,常見於中老年人、肥胖人群以及妊娠期女性,可能與皮膚老化、肥胖、激素變化等因素有關。
2. 絲狀疣: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引起,表現為單個細軟的絲狀突起,頂端粗糙質硬,一般為灰白色或棕灰色。好發於頸部、眼瞼、腋下等部位,具有一定的傳染性,可通過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傳播。
3. 皮脂腺囊腫:主要是由於皮脂腺導管堵塞,導致皮脂腺分泌的皮脂無法正常排出而形成的瀦留性囊腫。通常為圓形,中等硬度,表面光滑,與皮膚粘連,中央可有一小黑點,一般無自覺症狀,繼發感染時可出現紅腫、疼痛。
4. 脂肪瘤:是由脂肪過度增生積聚形成的常見良性腫瘤,質地柔軟,邊界清晰,可推動,一般沒有疼痛等不適感覺。多發生於四肢、軀乾,也可出現在腋下,生長緩慢,極少惡變。
5. 淋巴結腫大:腋下分布著豐富的淋巴結,當身體受到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侵襲,或者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時,腋下淋巴結可能會腫大。腫大的淋巴結可表現為大小不一的疙瘩,質地可軟可硬,有的伴有疼痛,有的則無明顯疼痛。
如果發現腋下有小肉疙瘩,不要過於緊張。平時要注意保持腋下清潔衛生,避免過度摩擦和刺激。若小肉疙瘩出現紅腫、疼痛、增大、破潰等異常變化,或者伴有發熱、乏力等全身症狀,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後遵醫囑進行相應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