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經常出血可能是由牙齦炎、牙周炎、血液系統疾病、全身性疾病、不良修復體等原因導致。
1. 牙齦炎:牙菌斑、牙結石、食物殘渣等長期堆積在牙齒表面和牙齦邊緣,會不斷刺激牙齦組織,引發炎症,使得牙齦變得脆弱易出血。日常刷牙、咬硬物時,牙齦就可能出血,通常出血量較少,顏色鮮紅。
2. 牙周炎:這是牙齦炎進一步發展的結果,炎症侵襲到牙周組織,破壞牙周支持組織。除了出血,還可能伴有牙齦紅腫、牙齒鬆動等症狀,出血情況相對更嚴重,且容易反復。
3. 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體內血小板數量減少,凝血功能出現障礙,導致牙齦容易出血,出血可能不止,還可能伴有皮膚瘀點、瘀斑等。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異常,也會影響凝血,出現牙齦出血,同時可能有貧血、發熱等症狀。
4. 全身性疾病:像高血壓患者,血壓波動時,血管壓力變化,牙齦血管容易破裂出血。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會影響牙周組織的血液循環和代謝,導致牙齦炎症,增加出血幾率。
5. 不良修復體:不合適的假牙、牙套等修復裝置,會與牙齦組織不貼合,或者對牙齦產生過度壓迫和摩擦,從而引起牙齦出血。
牙齒經常出血不可忽視,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正確刷牙、使用牙線等。若出血情況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檢查,明確病因,在醫生的指導下接受相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