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脫皮可能由皮膚乾燥、接觸性皮炎、汗皰疹、剝脫性角質松解症、手癬等引起。
1. 皮膚乾燥:在秋冬季節,空氣濕度降低,手部皮膚的水分流失加快,若不注意保濕,就容易出現脫皮現象。頻繁洗手、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劑等,也會破壞手部皮膚的油脂層,導致皮膚乾燥脫皮。
2. 接觸性皮炎:手部皮膚接觸到某些過敏原或刺激物,如金屬、化妝品、洗滌劑等,可能引發過敏或刺激反應,出現紅斑、瘙癢、脫皮等症狀。個體的過敏體質不同,接觸相同物質後的反應也有差異。
3. 汗皰疹:這是一種發生於手掌、手指側面的復發性水皰性皮膚病,常伴有手足多汗。精神因素、局部過敏或刺激、病灶感染等都可能誘發汗皰疹,水皰乾涸後就會出現脫皮。
4. 剝脫性角質松解症: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多汗、情緒等因素有關。常表現為手掌、手指的角質層剝脫,一般沒有明顯的瘙癢或疼痛。
5. 手癬: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具有傳染性。與患有手癬的人共用毛巾、手套等物品,就可能被傳染。初期多為單側發病,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後期會出現脫皮。
平時要注意保持手部清潔,避免頻繁接觸刺激性物質,洗手後及時塗抹護手霜。如果手脫皮情況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診斷和治療,不要自行盲目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