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時期容易患上齲齒與口腔衛生習慣差、乳牙自身特點、飲食習慣、唾液因素等有關。
1. 口腔衛生習慣差:幼兒年齡小,大多不能自主有效地清潔口腔,刷牙方法不正確、刷牙時間不足等情況普遍存在,食物殘渣易殘留於牙齒表面和牙縫中,為細菌滋生提供了良好環境,細菌分解食物殘渣產生酸性物質,腐蝕牙齒,進而引發齲齒。
2. 乳牙自身特點:乳牙的牙釉質和牙本質相對較薄,礦化程度低,抗酸性較弱,面對口腔內酸性環境時,更容易被酸侵蝕,導致牙齒結構破壞,增加了患齲齒的風險。
3. 飲食習慣:兒童喜愛吃甜食、喝含糖飲料,這些食物中的糖分在口腔細菌作用下發酵產酸,長時間作用於牙齒,對乳牙造成損害。而且幼兒進食次數較多,口腔處於酸性環境的時間長,也利於齲齒的發生。
4. 唾液因素:唾液具有緩衝、清潔、抗菌等作用。幼兒唾液分泌量相對較少,流速較慢,對口腔的清潔和保護功能較弱,不能及時清除口腔內的食物殘渣和酸性物質,使得牙齒更易受到侵害。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如早晚正確刷牙、飯後漱口等。控制孩子甜食和飲料的攝入量,合理安排飲食。同時,定期帶孩子去看牙醫,進行口腔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齲齒問題,保護好孩子的乳牙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