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牙容易發生齲齒與乳牙解剖形態、組織結構特點、兒童飲食習慣、口腔清潔情況、唾液成分等有關。
1. 乳牙解剖形態:乳牙牙頸部明顯縮窄,牙冠近頸部之1/3處隆起,鄰牙之間為面的接觸,牙列中存在生理間隙,以及牙冠的點隙裂溝,均易導致食物殘渣和軟垢的堆積,為細菌滋生創造條件。
2. 乳牙組織結構特點:乳牙的釉質、牙本質薄,礦化程度低,抗酸性弱,相較於恆牙更容易被酸性物質溶解破壞,從而引發齲齒。
3. 兒童飲食習慣:兒童多喜愛吃甜食、黏性食物,如糖果、餅乾等,這些食物含糖量高,容易黏附在牙齒表面,口腔中的細菌利用糖產生酸性物質,腐蝕牙齒。且兒童飲食次數較多,增加了牙齒與致齲物質接觸的時間。
4. 口腔清潔情況:兒童年齡小,自理能力差,刷牙往往不認真、不徹底,不能有效清除牙齒表面的食物殘渣和牙菌斑,使得細菌得以大量繁殖,侵蝕牙齒。
5. 唾液成分:兒童唾液量較少,流速慢,緩衝能力差,對口腔內酸性物質的中和作用有限,難以維持口腔內的酸鹼平衡,不利於抑制細菌生長和保護牙齒。
日常生活中,家長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如早晚正確刷牙、飯後漱口等,控制孩子甜食的攝入量,定期帶孩子進行口腔檢查,以便早發現問題並及時處理。若發現孩子牙齒有異常,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和預防。